自觉把铁的纪律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行动准绳
3月10日上午,隆基清洁能源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所、甘肃省武威市政府就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示范项目进行研讨与交流。
下游爆发的装机需求也激发了光伏全产业链价格上涨。实际上,硅料环节是高度集中的行业。
以消费端为例,交通运输用油约占我国每年原油消费的70%,而燃油汽车百公里油费约为电动汽车百公里电费的4到5倍,因此以输出的等效能量计算,消费端的电价为油价的1/4到1/5。通威股份120亿加码产业链正是基于下游对硅料的强劲需求,头部企业通威股份也交出了一份靓丽的年报。严虎预估,预计行业在2022年有效释放的新增产能,理想状况下有10万吨 ,硅料价格大概率维持在高位。据不完全整理,未来五年规划之中,光伏年新增装机规模67GW以上。光伏发电替代优势明显据了解,在当前新能源的应用中,光伏发电已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最经济的发电方式,具备了大规模应用、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条件,成为了全球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主角。
2020年9月22日,中国就向世界宣布了中国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获得了欧盟及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但环节中涨幅最大的还是上游的硅料。并无任何贬损之意,只是我们要反思的是:当我们呼喊着厉害了,我的光伏!,当我们自诩世界上最清洁的能源,当我们预判未来年新增装机70GW以上的时候,所有的事实真如我们所感触、所预料、所期许的一样吗?记得2020年,曾有三位光伏龙头企业的董事长都和黑鹰光伏说了同样的话:我们行业的宣传、发声、我们的一些活动,虽然都必须去做,但其实还是有不小的自嗨成分,自娱自乐,甚至自我麻痹。
我们回顾光伏产业的20年,它的成长性、变化性,往往与周期性紧密相随:光伏产业除了要跟随行经济大环境有经济周期以外,还会有补贴退坡、技术更新迭代带来的行业内独有的周期。《光伏投资框架2021》一文提醒:从成长股的估值来看,光伏龙头,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三大巨头,还是一些组件和逆变器龙头,我觉得都是合理的。为什么?因为过往不少明星企业,崛起到陨落,常常就是几年的时间。光伏这么多年的成败历史证明,企业为了消除危机感所做的持续不断的努力,最终被证明是必要的。
有知情人士透露,硅料长协价格已经超过160元/kg,现货散单更是来到170-180元/kg的水平。其三,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他们最大的短板就是资金链紧张,以及缺乏专业的光伏人才,很可能会在跨界征途中翻船。
与此同时,一些热衷玩弄资本的企业家,在企业稍有规模后,对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先进产能的布局、员工发展与福利等等方面却不上心。光伏四诫:产业火热时一涌而上,遇到寒冬一哄而散,最终留下一地鸡毛!光伏,曾经是一个看起来门槛很低的产业。简言之,与传统能源、传统电力对比,光伏依然弱小,依然任重道远,依然需要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和机构、成千上万的企业、媒体,乃至我们每个从业者一起努力,才能搏取更好的未来。但能和新能源擦边的院士,没有。
从过去两年进击光伏的资本来看,黑鹰光伏认为有三大类:其一,众所周知,以五大四小为代表的国有资本强势进击光伏电站投资环节,极大改变了下游的竞争格局,进入十四五,国有资本将是新能源电站投资的绝对主力。在市场不好的时候他们更愿意相信不好的消息。具体体现为库存变化带来的库存周期,由产能变化带来的产能周期,由技术变革带来的经济周期。而对于国企和央企巨头来说,钱对他们不是问题,问题是并购的项目是否是优质项目,能否带动集团实现绿色转型是个挑战。
不少光伏企业大佬都说过,不会刻意去成为第一。但不可否认的是,由部分产品质量问题带来的隐患和安全问题,以及社会口碑问题,都始终存在。
如何应对周期性,如何应对产业寒冬,是所有企业的必选题。再看看其他中产的特装展位,也无非把产品挂出来、技术讲出来,香肩露出来,大长腿露出来,然后突然把音量放大,通过劲歌热舞来把人群吸过来。
只是,从更宽阔更长远的视野来看,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依然道阻且长。回归价值,价值营销,才是光伏营销的根本出路。展会多,代表行业热闹有希望,但展会多,不代表很多企业的营销水平就高。进入平价时代后,光伏产业是否还会出现恶意的低价中标、恶意的低价竞争?不好说!在光伏人的记忆中,特别是在产业景气度低迷的时候,往往会发生大量低价低质中标事件,给产业长远发展留下了很大的隐患。我前几天刚刚参加了一个很重要的会议,参会的有新能源行业的,也有传统能源行业的。光伏行业不是有钱就能搞的产业,他现在的门槛远超你的想象,所以不要线性思维而低估了光伏龙头的护城河而去投资一些阿猫阿狗,有可能在红火的产业链背景下你并不赚钱。
光伏一诫:过度自嗨,自娱自乐,曾经行里热闹行外冷,双碳目标下,更要定位好自己,用行动搏取更好的未来!过去5年中,光伏最为自嗨的年份,应该是2017年,黑鹰光伏曾经统计过,这一年,光伏产业的各种展会和论坛超过300场,几乎是天天有会,人山会海,终年不绝。不然,我们常常会在一些已经历经数十上百年,综合实力超群,已经真正伟大的企业面前,迷失自己。
可以说,即使即将进入平价时代的今天,光伏产业也始终还未形成优质的、高效协同的全供应链体系。等行业与媒体等着某企业吹的牛落地时,却发现不了了之,云里雾里。
分布式光伏市场......对于市场中的舆论、观点,在市场好的时候,他们愿意相信好的消息。可以预见,2021年,供应链的战争可能贯穿全年,定价权的矛盾和争夺也贯穿全年,扛不住的企业将被无情清洗。
潘乱的一篇《腾讯没有梦想》,让马化腾亲自冷静作答。有的企业一年得到的各种奖项甚至超过30个。第三,大部分光伏分布式市场中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这样的经营模式持续不了多久,而且在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企业也丧失了从产品开发、工艺创新等方面提升的能力,其发展道路只能越走越窄。
光伏六诫:部分企业家热衷玩弄资本,对技术创新,先进产能的布局、员工发展与福利等方面却不上心!不少光伏企业家非常热衷玩资本,也非常喜欢包装炒作各种先进概念。现在再看再思考,如今大大小小的数万家光伏企业,是否都具备了抗周期、抗波动、抗击风吹雨打的成熟经验和能力?答案显然是否定。
这次事件不仅导致这家企业2020年出现近1.7亿元非经常性损失,同时,也让其股价在2020年1月11日以跌停板收盘,下跌20.03%,报9.50元/股,总市值73.94亿元,蒸发约18.5亿元。记得任正非说过: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光伏产业链上的不同企业,营收规模小几十亿,十几二十亿,甚至低于十亿,企业的管理层或是老大已经在夸夸其谈基业长青,全球著名,全球顶尖品牌。请每一位光伏厂商扪心自问,你的品牌的核心价值在哪里?话说回来:光伏人作营销,真不容易啊。
以上这些新势力的进入,将强烈冲击光伏产业固有的竞争格局,产业蛋糕有可能将重新划分:其一,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以及市场对高效组件追求不断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产品迭代速度不断加快,后进的跨界巨头确实有弯道超车的机会。这并非妄自菲薄!诚然,中国光伏产业的成就比肩高铁,诸多第一浇铸无数奖杯,任何赞许与骄傲都情理之中。以低价接单的企业只看重眼前利益,看似迫不得已的个体选择却在危害行业整体的健康发展。我给你们每个人三次机会,你们猜猜别人是怎么回答的,跳出光伏行业自身,其他行业是怎么看的。
光伏五诫:过往营销困局:费力未必有用,除了卖力叫卖的疲惫和觥筹交错的醉意,真的有多大收获呢?更有效和更专业的差异化营销在哪里?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特别是2018年531之前,中国光伏产业大大小小展会不断。再往前,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由于产能需求大、投资门槛低,光伏组件的扩张一度十分疯狂。
其二,以中煤集团、神华集团、中国石油、中海油、中石化十多家传统煤炭、油气企业为代表的大型传统能源企业,强势进击光伏产业链不同环节,迅速增加了光伏产业竞争格局的变量。就在那两三年,中国光伏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到了2012年,全国31个省市大力扶持光伏产业,各地产业园达到300多家。
当人群散去,每个厂商参展人员除了卖力叫卖的疲惫和觥筹交错的醉意,真的有多大收获呢?以下内容我们引用了光伏荟《从济南光伏展看中国光伏营销困局》的部分内容:对于大品牌来说,这只是全国各地巡展计划表中的普通一站而已;对于小品牌或者说没有品牌的厂商来说:虽然人家唱主角,咱弄个标摊也来凑凑热闹,蹭蹭人气,祈求能通过现场叫卖把几千元的摊位费给收回来;而对于不大不小的品牌来说是最痛苦的:品牌力不大,展位不敢小,产品没特色,销量上不去,人前陪笑脸,人后愁莫展。最新的消息是,据光伏們了解,硅料价格仍然维持上涨态势:150元/kg已经买不到硅料了。